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财政部表示———
新华社电 财政部29日深夜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是投资者从事证券买卖时强制交纳的一笔费用,通常也被当作宏观调控股市的一项直接政策工具。财政部对此评价说,此举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说,此次调整幅度较大,税率相当于原来的三倍,股票交易成本相应增大。对当前股市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股市稳定发展,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近十年来,我国曾多次通过调整印花税,引导股市健康发展。最近一次是自2005年1月24日起,A股、B股股票交易印花税由2‰下调为1‰。当时股市正值低迷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运用税率杠杆,是个有力的举措,股市中一些短期炒作投机行为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这种调控手段也更加与市场接轨。
自2006年上半年以来,中国股市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上证综合指数从2006年5月初的1400多点,攀升至4300多点。投资者热情高涨,开户数持续增长。最近一段时间,沪深股市每日成交量持续在3000亿元以上,接连创出历史新高。
伴随着股市走高、交易量攀升,证券交易印花税也在迅速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今年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高达122亿元,同比增长515.9%。
针对当前股市现状,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出通知,强调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揭示工作。证监会指出,证券公司等市场中介机构要持续地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投资者充分理解“买者自负”的原则,真正明白“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警示。
对印花税税率的提高是否会影响财政收入,蔡志洲表示,印花税的收入不仅与税率有关,也与交易量有关。这次调整意在引导股市,不会对国家财政税收产生大的影响。
新闻背景
证券交易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是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的一个手段,也是政府调控股市的重要工具。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股权转让书据和股份转让书据,纳税义务人是股份转让双方,并由证券交易所代扣代缴。计税依据是双方持有的成交过户交割单。为加强征收管理和防止税款流失,股份转让书据由证券交易所在办理成交过户交割单时代扣代缴印花税,对有关印花税的违章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规定办理。
证券交易印花税调整历史
财政部29日晚宣布,自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这是继2005年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后,我国又一次对该税率进行大的调整。
过去17年来,我国股市印花税率曾经有过数次调整。
证券交易印花税自1990年首先在深圳开征,当时主要是为了稳定初创的股市及适度调节炒股收益,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同年11月份,深圳市对股票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内地双边征收印花税的历史开始。
■1991年10月,深圳市将印花税率调整到3‰,上海也开始对股票买卖实行双向征收,税率为3‰。
■1992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文,明确规定股票交易双方按3‰缴纳印花税。
■1997年5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3‰提高到5‰。
■1998年6月,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
■1999年6月,B股交易印花税降低为3‰。
■2001年11月,财政部决定将A、B股交易印花税率统一降至2‰。
■2005年1月,财政部又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2‰下调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