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严控贷款用途 切断“疑似入市”资金业务
发布时间:2007-06-04

  

     监管层终于动用印花税降温股市,这提醒银行也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资金安全。

   5月30日,印花税政策出台当天,记者从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了解到,这些银行准备上半年在全行推广的个人信用贷款,因为股市风险加大,已经被“无限期”延后。同样原因被叫停的,还有股票质押贷款业务。
  仅仅“控制资金用途,加强贷后管理”还不够。面对高烧不退的资本市场,不少银行选择从源头上切断此类风险较高的“疑似入市”资金业务。

     延后推进信用贷款

  “原计划下半年向个人推出的免抵押担保信用贷款,由于近期股市比较火爆,推出时间延后。”浦发银行副行长傅建华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如是表示。

  而浦发银行零售业务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该行去年曾经在宁波、南京等分行试点推出了个人信用贷款业务,针对一些优质客户发放最长3年最多30万元的信用贷款,由于在不良率控制和放贷规模上达到了一定指标,从年初开始,总行开始在流程设计上做准备,曾酝酿在全行推开。

  “信用贷款业务之前银行也能做,但量都很少,一直没有形成批量。”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车贷和房贷后,发放信用贷款被认为是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一个新增长点。“但是客户把贷款资金投入股市的倾向性比较强,这对新业务开展很不利。”该人士认为当前股民热情不减,不是该业务大规模开展的最好时机,而该行的信用贷款目前也处于“无限期”延后状态。记者从工行、招行、民生、深发展等银行了解到,这些银行对个人信用贷款都比较谨慎,“当前不会作为主推业务开展”。

  新近在上海开设分行的宁波银行,一款“白领通”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在其包括房贷、车贷的个人信贷业务包中就十分抢眼,利率最高上浮30%,信用授信金额为20万元、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四种,并采用了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授信模式。

宁兴人

宁兴控股

  • 总机:86-574-87287288
  • 传真:86-574-87248846
  • 邮箱:info@ningshing.com
  • 地址:宁波市中山西路138号天宁大厦27楼
©宁波宁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浙ICP备1302741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358号